没有任何调查

 

当前位置: 首页>>学科建设>>汉语言文学师范类>>正文
    【字体:

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课程简介
2017-12-06     (点击: )

专业核心课程简介

课程代码:

010662

课程名称:

先秦文学

总学分:

3

总学时:

54

考核方式:

考试

预修课程:

文学概论

    课程简介:本课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。主要向学生讲授先秦文学的发展过程及其创作成就和特点。具体内容包括先秦文学发展的概况、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、特点及其形成原因;这一时期各种文学体裁发生、发展及变化的过程和原因;代表作家的创作成就、特点、地位及影响。各种文学流派的形成及其文学主张、创作成就、特点及影响。

教材

郁贤皓.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(六卷繁体字本).高等教育出版社,2010.

参考书目

朱东润.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.上海古籍出版社,1980.

游国恩.中国文学史.人民文学出版社,2002.

袁行霈.中国文学史(第3版).高等教育出版社,2014.

罗宗强陈洪.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.南开大学出版社,2009.

 

课程代码:

010495

课程名称:

元明清文学

总学分:

3

总学时:

54

考核方式:

考试

预修课程:

先秦文学

课程简介: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。元代文学的最高成就,体现在杂剧与散曲。散曲是继词而起的新的长短句诗歌艺术形式,它的兴盛,代表了中国俗文学的艺术成就和发展方向。杂剧是我国最早成熟的戏曲文学,关汉卿、白朴、马致远、郑光祖等杂剧家的创作,开辟了戏曲艺术新领域,同时,以《琵琶记》和“荆刘拜杀”为代表的南戏继杂剧而起,奠定了明清传奇的发展基础。明代在戏曲、小说和诗文等领域都取得了很大成就,尤以小说、戏曲成就最高。明代小说以“四大奇书”《三国演义》、《水浒传》、《西游记》和《金瓶梅》等为代表,明代戏曲以“三大传奇”和“临川四梦”等作品为代表,传统诗文的发展以复古拟古为特点,理论纷争、流派纷呈。清代是我国古典文学辉煌的终结时期。清诗、清词的成就,都超越元明,有复兴唐宋诗词的气象。清代的文言小说和章回小说都取得伟大成就,达到小说历史的艺术高峰。

教材

郁贤皓.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(六卷繁体字本).高等教育出版社,2010.

参考书目

朱东润.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.上海古籍出版社,1980.

游国恩.中国文学史.人民文学出版社,2002.

袁行霈.中国文学史(第3版).高等教育出版社,2014.

罗宗强陈洪.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.南开大学出版社,2009.

 

课程代码:

010496

课程名称:

中国现代文学

总学分:

3

总学时:

54

考核方式:

考试

预修课程:

现代汉语

课程简介:本课程主要讲授中国现代文学的基础知识与现代中国文学发生、发展和流变的历史,并对这一历史时段中有代表性的文学思潮、流派、理论批评以及相关的作家、作品予以重点的描述、阐释和评析,注意吸取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和新的理论,使学生能对中国现代文学有较全面的了解和把握。

教材

钱理群.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(修订本).北京大学出版社,2014.

参考书目

吴军.中国现代文学.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,1987.

游国恩.中国现代文学 .北京大学出版社,2010.

王泽龙.中国现代文学 .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2.

陈国恩.中国现代文学 .北京大学出版社,2010.

 

课程代码:

010407

课程名称:

美学

总学分:

3

总学时:

54

考核方式:

考试

预修课程:

文学概论

课程简介: 本课程要求学习、掌握艺术和审美活动的性质、规律、特征等方面

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,培养良好审美素质和能力。美学紧紧随着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断丰富、更新,其学科体系呈现出哲学、科学、艺术、社会学与心理学等多学科交融和渗透的趋势。从理论到实践、从观念到应用是本课程的基本教学方法。

教材

朱立元.美学基本原理.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6.

参考书目

奥夫相尼科夫.美学.上海译文出版社,1982.

王杰.美学.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8.

鲍姆嘉通.美学.文学艺术出版社,1987.

 

课程代码:

010307

课程名称:

古代文论

总学分:

2

总学时:

36

考核方式:

考试

预修课程:

先秦文学、魏晋南北朝文学

课程简介: 古代文论是针对普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而设的课程,内容包括先秦两汉文学理论、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、唐宋金元文学理论、明清诗文理论、明清戏曲理论、明清小说理论、近代文学理论等几部分。在每部分后附讲重要的文论选注,充分发挥以史带论、史中有论、史论结合的特点,使学生在宏观上把握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脉络及其流变的同时,也在微观上对于一些古代文论著作的概貌有全面的了解。本课程同样关注21世纪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方法与理论的走向,重视学者对于各种理论问题的思考,培养学生在研究中应具备的现代意识。

教材:

李壮鹰 李春青.中国古代文论教程.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8.

参考书目:

王运熙、顾易生.中国文学批评史(上、中、下).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2.

郭绍虞.中国历代文论选(一卷本).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1.

张少康.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.北京大学出版社,1999.

 

课程代码:

010032

课程名称:

西方文论

总学分:

2

总学时:

36

考核方式:

考查

预修课程:

古代文论

课程简介:本课程主要讲解从古希腊到20世纪西方文论的经典著作,通过对西方文论史上的一些代表人物和思潮流派的探讨分析,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艺思想发展脉络,使学生通过“以点带面”式的学习,充分熟识西方文论代表性人物和思潮流派的艺术特色。通过学习,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,提高认识文学现象、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,帮助学生从更宽阔的视野总结文学的普遍规律,概括更丰富的文学现象。

教材:

张玉能.西方文论教程.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,2016.

参考书目:

朱刚.二十世纪西方文论.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8.

    杜萌若.20世纪西方文论名著导读.黑龙江大学出版社,2009.

    朱立元..西方文论教程.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8.

课程代码:

010491

课程名称:

古代汉语

总学分:

2

总学时:

36

考核方式:

考试

预修课程:

现代汉语

课程简介:本课为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课。具有基础理论课、语言课和工具课的性质与内容。本课程讲读一定数量的文言作品,较为系统地讲授古代汉语的基础理论知识,阐述古代汉语的语言基本规律。通过对这一具体语言的学习,提高学生语言科学的理论素养,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。本课基础理论知识部分主要为文字、词汇、语法和音韵,以及修辞手法古书注释等。本课程的教学方法、教学手段:本课程教学实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。文选、常用词、通论三部分紧密结合。讲授和指导学生阅读文选,也讲授通论,使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,并且强化练习,获得知识与获得能力并行。

教材:

郭锡良.古代汉语(上中下册).北京出版社,1981.

参考书目:

王力.古代汉语 .中华书局,2002.

荆贵生.古代汉语(修订本).黄河出版社,1997.

王力.古代汉语常识.商务印书馆,2003.

 

课程代码:

010490

课程名称:

现代汉语

总学分:

2

总学时:

36

考核方式:

考试

预修课程:

普通话

课程简介: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现代汉语的基础知识,提高学生现代汉语的口头表达能力、书面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。该门课程共分语音、文字、语汇、语法、修辞五大部分。语音部分主要使学生掌握现代汉语声母韵母的发音原理、语音的变读规律、音节的声韵配合规律、音节的拼写规则等,目的是使学生学会用拼音正确地给汉字注音、提高普通话的读写能力,推广普通话。文字部分主要使学生掌握汉字的有关基础知识,能够正确地分析汉字的结构、笔画,并且纠正错别字,达到正确使用汉字的目的。语汇部分主要使学生了解现代汉语语汇有关基础知识,掌握汉语词汇的结构、组成、使用等方面的知识,从而达到正确使用汉语语汇的目的。语法部分主要讲解现代汉语的词、短语、单句、复句等方面的语法知识,改正病句,写出符合语法规范的文章,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。修辞部分主要讲解词语的锤炼、句式的选择、辞格的运用等知识,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。

教材:

颜迈.现代汉语复式教程.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9.

参考书:

邵敬敏.现代汉语通论.上海教育出版社 ,2007.

     张斌.新编现代汉语.复旦大学出版社, 2009.

     王力.汉语史稿. 中华书局,1980.

     蒋绍愚 曹广顺.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. 商务印书馆, 2005.

 

课程代码:

010546

课程名称:

写作

总学分:

3

总学时:

54

考核方式:

考试

预修课程:

现代汉语

课程简介:写作课程的教学目标为传授写作学的基本理论、基本知识,使学生掌握写作活动的基本特点和规律,熟悉和掌握各种文体写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,提高写作水平,锻炼学生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综合素质,引导学生塑造自己的人格精神。写作课从某一角度讲,也是一门综合素质教育课。它不是纯理论课,传授理论只是它的任务之一,挖掘和拓展写作创造力和鉴赏力、提高学习者的写作水平是写作课的重要任务。

教材:

尉天骄.基础写作教程.高等教育出版社,2010.

参考书目:

何明.写作教学论.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,2005.

朱锡庆 朱金顺.写作通论.北京出版社,1983.

翁世荣.文学写作教程.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,1984.

裴显生.基础写作.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5. 

 

课程代码:

010199

课程名称:

文学概论

总学分:

3

总学时:

54

考核方式:

考试

预修课程:

中国现代文学

 

课程简介:通过本课程的学习,应达到以下目的和要求: 使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,系统掌握文学概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;使学生运用文学基本原理分析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,学习文学评论和文学研究论文的写作;使学生学习运用文学概论指导文学史和作品选以及写作课的学习;使学生学会各类文学作品的鉴赏、批评方法和技巧,并能将其运用于中学语文教学实践。

教材:

童庆炳.文学理论教程.高等教育出版社,2015.

参考书:

南帆.文学理论.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8.

陶东风.文学理论基本问题(修订版).北京大学出版社,2012.

王一川.文学理论(修订版).北京大学出版社,2011.

龚鹏程.文学散步.东方出版社,2015.

(美)韦勒克、沃伦著,刘象愚等译.文学理论.三联书店,1984.

(英)特雷·伊格尔顿著,伍晓明译.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.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7.

(美)乔纳森·卡勒著:李平译.文学理论入门.译林出版社,2013.

 

 

关闭窗口

   
学院主页 | 教务管理 | 网络办公 | 科研管理 | 图书馆 | 招生就业处 | 学院论坛 | 学院网站地图
 
     
 

版权所有@贵阳学院文化传媒学院 制作维护:贵阳学院宣传部

地址:贵阳市南明区见龙洞路103号 电话:5401339  邮编:550005

ICP备案号:黔ICP备10200552  :贵公网安备 52010202000483号